近日,学校城市建设技术科普基地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天津市开发区第一小学四年级14个班的600余名小学生。他们怀揣着对城市建设的美好向往,开启了一场以“体验城市建设技术、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研学实践之旅。在科技的浸润与匠心的感召下,孩子们用双眼观察城市的脉络,用双手触摸智慧的结晶,在心中播撒下探索与创新的种子。

精彩回眸
本次研学分两个环节,一是在科普基地开展城市建设技术科普活动,加强对建筑构造、建筑工业化、消防安全和建筑智能建造施工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城市建设的兴趣和参与度。二是在教室聆听“神奇的桥梁世界—探索桥梁工程的奥秘”的报告,并进行拼装斜拉桥的实践活动。

步入科普基地,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被琳琅满目的建筑模型和互动装置吸引。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他们穿梭于“建筑构造展区”,亲手触摸砖石与钢筋的肌理,观察穹顶与地基的奥秘。在建筑消防和给排水展厅,老师为同学们科普了灭火器、消火栓、消防泵等消防设施和建筑给排水的相关知识,并给同学们演示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对火灾的形成、预防、报警、逃生等知识进行了讲解,提醒同学们要加强火灾安全防范意识。


在装配式建筑展厅和建筑构造展厅,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装配式结构的施工工艺和做法,以及房屋建筑构造及其建造过程和方法。在“建筑工业化”展台前,孩子们目不转睛,纷纷化身“小小工程师”,通过VR设备体验虚拟建造的乐趣。同学们认识到装配式建筑是以工业化代替传统手工砌筑施工方式,既能确保部件质量,提高施工精度,又能降低劳动者工作强度,提高施工安全性。装配式建筑这种前沿、创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应用必将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活力。


在建筑智慧工地展厅,智慧工地沙盘以及塔机、升降机、吊篮、外墙脚手架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控系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大家了解智慧工地通过信息技术实时监测工地,认识智能建造技术对现代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奥秘》的科普报神奇的桥梁世界——探索桥梁工程的告将活动推向高潮。老师以港珠澳大桥、赵州桥为例,用动画演示桥梁的力学原理,讲述古今工匠如何用智慧跨越天堑。“原来斜拉桥的绳索像琴弦一样,每一根都承担着不同的力量!”学生们瞪大眼睛,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

报告结束后,孩子们化身“桥梁设计师”,分组拼装斜拉桥模型。从图纸解读到构件组装,他们时而蹙眉争论,时而击掌庆贺。短短半小时,一座座精巧的斜拉桥在课桌上“拔地而起”,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精彩的研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更让他们理解了“工匠精神”背后那份专注与坚持。研学活动在孩子们的恋恋不舍中落下帷幕。返程大巴上,许多学生仍捧着实践手册记录心得,与同伴热烈讨论未来想设计怎样的城市。

城市建设技术科普基地负责人张建新表示,城市的未来需要兼具创新力与责任感的建设者。我们希望以这样的活动,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让工匠精神代代相传。我们将持续开放科普资源,打造行走的课堂,为更多青少年铺就通往科学与梦想的桥梁。
TCU NEWS
立博体育城市建设技术科普基地
城市建设技术科普基地于2022年被认定为天津市科普基地(科研教育类科普基地)。该基地依托学校工程实训中心,以科普城市建设技术为主线,聚焦建筑功能与安全,逐步打造成涵盖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消防、建筑电气等全链条的综合一站式科普基地。基地通过实物模型与VR技术相结合、以虚助实、以虚补实、虚实结合的方式科普城市建设技术,致力于培养大中小学生的节能、节水、节电、用气、消防等安全意识,做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宣传者。
近年来,学校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积极打造“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依托校内8个市级科普基地,积极面向全市公众开展多层次、分众化的前沿科普活动,持续扩大全域科普的参与度和覆盖面。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凝聚大中小学以及社会优势资源,大手牵小手,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科普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打造极具红色底蕴和科普特色的大思政课,引领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贡献力量。